电法勘探的历史

返回列表发布日期:2014-04-14 | 官方微博
 
       公元前6世纪就有关于人工产生电现象的记载。19世纪,电机、电话、电灯这三大发明促使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现在,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无论在工业、农业、国防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已离不开电。
       电也能用于找矿。借助于地表的岩石具有导电性能的特征,当我们在地面上两点供入直流电,地下立即会形成一个电场,如果地下的导电性是均匀的,电流线的分布就是规则的;如果地下埋藏着导电性与周围岩石不同的矿体,电场就会发生扭曲。人们通过分析地下电场的变化就可以发现矿体的存在,这就是人工电法勘探的基本思想。
       电法勘探历史久远。20世纪20年代,法国科学家什柳姆别尔热等创立和发展了电法勘探的理论。1924年,在原苏联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彼德罗夫斯基领导下,组成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电法勘探队,并开展了多种电法方法的试验和研究,他们为推动电法勘探做出了重要贡献。
       电法勘探是一个大家庭,根据供电电源可以分为人工电场和天然电场两大类,人工电场有可以可分为直流电法和交流电法两类。如果将电法勘探比作一棵大树,可谓枝繁叶茂。直流电阻率法是电法勘探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20世纪40年代就广泛应用于金属和油气勘探。还有一类方法叫交流电法,它们可利用天然的或人工产生的交变电磁场作为场源研究交变电磁场的分布规律和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可用来解决地质问题和寻找矿床。
        研究表明,地球是一个导电体,各岩层的电性(电阻率、极化率等)存在着差异,沉积岩的电阻率一般较低,变质岩和火成岩的电阻率较高,通过电法能较容易地确定沉积盆地范围、沉积岩厚度及其起伏形态。砂岩是很好的储层,当电阻率很高的石油侵入后,就会形成高阻层或高阻异常体,这就为寻找油气提供了电性异常以及有关的地质信息。中国大多数沉积盆地都开展过电法勘探工作,应用电法勘探结果不仅可以对盆地进行构造研究,也可以圈定油气有利富集区,为油气勘探作出积极贡献。随着电法勘探方法的更新、仪器精度的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电法勘探能解决的地质问题越来越多,已成为探测油气不可缺少的手段。